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文章 >"头条热点"内的文章 >文章详情
针对“交警随意处罚货车司机”事件,内蒙古有关部门出手了。近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在内蒙古自治区暗访时发现,部分交警为完成罚款任务,对过往货车司机随意罚款。
今日头条发表于:2021-09-10 22:25:23浏览:534次TAG: #头条热点

正观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考核是“指挥棒”,但如果考核标准和相关程序出现了问题,那这个指挥棒本身就需要“修复”。

内蒙古交警随意处罚货车,仅有停职令还不够

针对“交警随意处罚货车司机”事件,内蒙古有关部门出手了。

近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在内蒙古自治区暗访时发现,部分交警为完成罚款任务,对过往货车司机随意罚款。

根据9月10日《内蒙古日报》报道,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对国务院督查组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连夜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调查工作,并确认了问题。随后,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涉事三地警方分管领导停职。但仅停职就能遏制住这股歪风吗?恐怕应该从源头问题进行思辨,做出应对。

此前央视报道,国务院督查组在内蒙古发现,部分交警在道路上设置临时检查点,对路过的货车逐一拦停开罚单。罚款事由包括“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未按规定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等,但被罚司机大多都没有罚单上所列的违规行为。这显然是把守法司机当成了“唐僧肉”,任意宰割。

节目画面中,一名货车司机说:“拦下来啥也没说,就说出示行驶证、驾驶证。我把行驶证、驾驶证递给人家,人家给打出一个罚款单,这都习惯了。”可这样的“习惯”,令人心惊,也令人心疼。

货车司机长时间开车营运,是普遍现象。他们艰辛的打拼方式,本该在公路上获得体贴和关照,但在内蒙古一些地方,人们期待的人文关怀,被一张张罚单换掉了。

是这些“闭着眼睛”乱开罚单的交警天生心肠硬吗?当然不是。

督查组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公安部门对各盟市公安局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排名和通报,对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次数做出“最低数量”要求。

这样的要求具有良好初衷,毕竟“减量控大”符合公共利益。公路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发,是对交通安全的罔顾,是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漠视,必须受到制约。一段时间以来,包括超重、疲劳驾驶在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令人担忧。

但问题在于,这一评价机制,只关切到了最低数量要求,没有对实现最低数量要求的正确路径,提出严格要求。实际上就等于为基层单位机械执行行政命令开了个口子,且难受监督。一项考核要求,如果没有监督体制的运行,那就一定会出线偏差和敷衍。现在出现的种种问题,多由这种存有一定漏洞的考核机制所“诱发”。

过往“公路三乱”多发,主要原因就是被一刀切的考核指标所“怂恿”,若是上级督察部门再有所放松的话,那就会出现和初衷相反的结果。这一点在此事件中表露无遗。

何况,督导组能发现的问题,上级部门何以未及时发现?这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

因此,处置这一事件,不仅要及时严肃处理有关违规人员,规范执法行为——有关地方已经派驻公安机关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将依据调查结果,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这个可以有。但还要反思乱象中折射出的导向性问题,对考评机制做出改善,消除不合理之处,为基层执法力量纾解压力,防止其为了完全硬性任务而不惜跑偏。

考核是“指挥棒”,但如果考核标准和相关程序出现了问题,那这个指挥棒本身就需要“修复”。决策者推行一项政策,一定要反复研判、全程关注、加强监管,全力防止硬伤、软肋被利用。这也是这一事件发出的沉重“呼唤”。#央视曝光内蒙古交警随意出处罚货车司机#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梁冰

统筹: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