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文章 >"头条热点"内的文章 >文章详情
这几天,冷空气频频来袭,让人猝不及防。有不少网友戏称,“上海已经没有秋天了,一下子入冬,是‘春夏咻冬’的气候。”
今日头条发表于:2021-10-18 17:34:57浏览:82次TAG: #头条热点

面对冷空气,这些上海人准备穿上棉毛衫裤,搿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面对冷空气,这些上海人准备穿上棉毛衫裤,搿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

冷空气来袭,换上秋冬装的市民

这几天,冷空气频频来袭,让人猝不及防。有些市民还未从夏天的穿衣状态当中缓过神来,就要面对秋冬衣的换装工作。10月18日,上海市区最低温度仅14 ℃!有不少网友戏称,“上海已经没有秋天了,一下子入冬,是‘春夏咻冬’的气候(见下图)。”

面对冷空气,这些上海人准备穿上棉毛衫裤,搿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

网友对于“春夏咻冬”的解释

商业摄影师小方调侃道:“好冷,今年的桂花还没开,就要入冬了……”在吴江路,记者看到,不少时髦的年轻女生服装已经从前几天的夏装改为了厚厚的外套,其中不少为秋冬款服装。

视频加载中...

在吴江路,不少路人服装穿上了厚厚的外套

记者经过位于徐家汇的一家上海品牌内衣专卖店,店员告诉记者:“这个周末,很多市民赶来买棉毛衫裤,其中纯棉类款式最受市民欢迎。”

市民小晶昨天已经早早换上棉毛衫裤,他告诉记者:“前头一天夜到还开了两个钟头冷空调,隔天起来就要准备穿棉毛裤了。”

当然,也有一些市民现在已经与棉毛衫裤的穿衣文化“绝缘”了。时尚人士“玫瑰公主”告诉记者:“我是很多、很多年不穿棉毛衫裤了,现在天冷就是一条单裤,最多加一双连裤袜。”

那么,棉毛衫裤究竟是什么呢?按照纺织品专业人士介绍:棉毛衫裤是一种由各种棉毛布缝制在春、秋和冬季贴身穿着的中厚型长袖针织内衣。通常是用纯棉纱和腈纶/棉、维/棉、锦/棉等混纺,具有质地紧密、吸湿、透气、保暖性好等特点,是我国常见的男女老少喜爱穿着的针织内上衣。在北方又称为"秋衣秋裤",专指秋冬季节贴身穿着的棉质衣物。

面对冷空气,这些上海人准备穿上棉毛衫裤,搿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

2021款上海商家推出的棉毛衫裤新品

现在的棉毛衫裤中为什么要加入其它面料呢?孟女士毕业于东华大学,在纺织品行业工作二十多年,她告诉记者:

符号 “/” 这个是指纱线的成分,腈纶/棉的意思是纱线既有腈纶又有棉,由两种成分混合。现在大多数内衣面料(包括棉毛衫裤)应该会加点氨纶,因为消费者对于内衣要求一般都是合身,又要有弹力,这样穿着才会舒服。

以前物资匮乏的时候就是纯棉,棉毛布的织法织出的面料是有弹性的,就像毛衣的织法,毛线没有弹性,但织出来毛衣是有弹力的。

那么,上海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棉毛裤的?服装行业人士介绍,早在1930年代,上海市民就开始穿棉毛衫裤。在1946年,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汗衫裤、棉毛衫裤和羊毛衫裤都已基本实现了国货化,穿棉毛衫裤已经成为当时一部分上海市民的标配。记者找到了文汇报1946年10月刊登的一则鸳鸯牌棉毛衫裤广告。

面对冷空气,这些上海人准备穿上棉毛衫裤,搿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

1946年的鸳鸯牌棉毛衫裤广告

那么,现在还有多少上海人保留了穿棉毛衫裤的传统呢?棉毛衫裤是否代表了上海人冬季穿衣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找到了三位坚持在每年冬天穿棉毛衫裤的上海嘉宾来分享他们对棉毛衫裤的看法。

天冷了,大家侪要穿棉毛衫裤

王渊超:上海童谣唱作人,词曲作家,音乐策划人

我全家都穿棉毛衫裤。小时候,冬天除了棉毛衫裤外,我还会穿绒线裤和好几件毛衣。冬天起床穿衣服的时候就觉得特别麻烦,要一条一条穿,还要每条都拉挺,万一有一条没穿好,某个地方拱起来了,就会很不舒服。

我之前曾写过一首沪语歌曲叫《Me More Say》,因为每年天冷了,所有的小囡也好,大人也好,老人也好,都会穿Me More Say(棉毛衫)和Me More Cool(棉毛裤)来保暖。

面对冷空气,这些上海人准备穿上棉毛衫裤,搿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

《棉毛衫》歌词 词曲/王渊超

从小就有抗寒意识和习惯

何振华:资深媒体人、上海作家、杂文家、评论家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是不大见有穿秋衣秋裤的。我所说的秋衣秋裤,就是我小时候的棉毛衫裤,也不是入秋就穿,是过冬才穿的。春秋天穿得比较多的是线衫线裤,也就是运动衫裤。老一辈嘴上说的“春捂秋冻”这四个字,至少对我来说,潜移默化,影响是很大的。

面对冷空气,这些上海人准备穿上棉毛衫裤,搿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

冷空气来袭,换上秋冬装的市民

我的整个学生时代,可以肯定的说,每到着(沪语:穿)棉毛衫裤的辰光,一定是冬至了。从小形成的抗寒意识,从小养成的抗寒习惯,我觉得有百利而无一弊。现在的运动衫裤或者叫运动装,也早就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线衫线裤款式了。不要动辄讥讽别人“要风度勿要温度”,啥个季节、啥个天气、穿啥个衣服,成年人各有自好,冷暖自知,我觉着大可不必去充当“驴肝肺”。母亲70岁之前我从未见她着过棉毛衫裤,我爱人也是与棉毛衫裤迄今无缘。我自己虽然是个怕热不怕冷的人,但幼承庭训,棉毛裤过冬,那是相信“寒从脚底起”的道理。现在这个天气情况,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跳水世界,乍暖乍寒,贴身一件汗衫,外披一件羽绒服,能进能退,做一个理直气和的人。活在当下,身体是自己的,道理都懂,多讲就没意思了。

从气候来说,魔都还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上海已经没有秋天了,一下子入冬”这个说法讲得绝对了,哪怕是一下子,也只能说你喜欢的秋天停留得短一些吧。冷雨潇潇,冷风萧瑟,落叶缤纷的景象,落寞疏朗的心境,肃杀也好,气爽也好,对秋天的体感、观感,各有各说,因人而异。我喜欢过去的武康路,看着猫儿踏着绒样的秋叶窸窸窣窣或嬉戏或逃走,秋意静中长。我更喜欢北京的金秋,千峰挹翠,天然秘色。

穿着修修补补的棉毛衫裤

葛明铭:国家一级文学编辑、上海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曲艺家、故事家

棉毛衫裤是我们这一代人抵御秋寒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给我们留下了寒风吹不走的温暖记忆。记得读书时,对于当时我们这些好动的青少年来说,棉毛衫裤有四处薄弱点,棉毛衫的衣领处和袖子的肘处,棉毛裤的脚馒头处和裤裆处,因为这四个地方特别容易磨损。

破损的棉毛衫裤作为内衣裤平时问题不大,但去混堂汏浴就很尴尬,大庭广众露出破裤裆,实在不雅。我脱衣裤之前往往先环顾四周,见没人注意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脱下棉毛衫裤,让人看不出破绽。有一次叉衣服的师傅把我破裤裆的棉毛裤放在最外一层叉上去,裤裆的破绽高高在上,昭然若揭,让我十分尴尬,其实旁人并没有注意,即便是被看到了,那也是脚碰脚的年代,大家都穿缝缝补补的衣服。

后来听说老西门的中百八店开有小修小补的服务部,妈妈便拿着我们的破损棉毛衫裤去那里修补,肘部破损2角,脚馒头破损3角,补裤裆用料多些,难度大些,4角,修补师傅尽量用同一颜色或颜色相近的边角料。这种周到贴心的服务,也给寒冷的秋冬增添几分暖意。对上海人来说,棉毛衫裤就是一种海派穿衣文化。

来源:周到